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解锁物资空间后,我在农家养弟妹 > 第353章 联名活动

要说钱来也和这些商户之间的合作,还得从兰州周报的投票事件说起。
  早些时候,万卷书旗下的兰州周报曾经发起过一场全民投票活动,旨在评选出兰州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店铺。
  最终结果公布时,由钱来也负责经营和管理的一品锅、匠心坊以及七里香直接占据了其中三个席位,不仅如此,不在钱来也管理范围内的飘渺阁和万卷书,同样荣登榜单之上。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产业风头太盛,很容易引起其他竞争对手的嫉妒甚至联合打压,从而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与麻烦。
  于是乎,钱来也想到了一个主意,那便是举办联名活动,借助自身店铺的知名度,为其他商家引流,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具体来说,比如一品锅与汪记酒庄开展联合活动,凡是在一品锅消费满一定额度的顾客,都能获得一张汪记酒庄新推出的果酒兑换券,凭此券可前往汪记酒庄免费领取一瓶美味佳酿。
  反之亦然,在汪记酒庄消费达标的客人,则能够获得一品锅的九折优惠券,但这种优惠券每天限量发放,先到者先得。
  再比如七里香和当地老牌糕点铺素心斋合作,推出联名限定礼盒,礼盒内有七里香的新品和素心斋的招牌点心,礼盒造型精巧,点心口味上佳,一经推出便受尽追捧。
  更因为限量发售,众人皆以能抢到联名礼盒为傲,在城内掀起一阵新的流行风向。
  像这样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次上演,而且每次联名的对象都不尽相同。而钱来也一向财大气粗,只要有类似的活动,必定会花钱在《兰州周报》上刊登广告。
  现在阅读《兰州周报》已经成为了兰州城的一种风俗习惯。并且自从在其他州城开设分店以来,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了。
  原本每份《兰州周报》只有一张大报纸,现在新增了其他州城的一些重要新闻,以至于每份《兰州周报》的内容从一张大报纸变成了两张大报纸。
  这样的改变,使得兰州的老百姓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到周边这些州城的大小事件。
  此外,《兰州周报》还会不时地推出一些票选活动,邀请民众参与投票,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参与度。
  正因如此,兰州百姓对《兰州周报》越发喜爱,周报的订阅量更是高达每周数万册之多。
  随着订阅数量的不断增长,《兰州周报》的广告费用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钱来也对于在营销方面投入资金这件事从不吝啬,因为他深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
  所以,每次与其他商户达成合作,为了达成最好的宣传效果,他都会在《兰州周报》的广告位上砸钱。
  那些被钱来也邀请合作的商户,便是看在免费的宣传位的份上,也会同意和钱来也达成合作。
  事实证明,这种独具匠心的联动策略确实有显着成效。
  一方面,它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与各个品牌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另一方面,这一策略也成功提升了各个店家的知名度以及产品销量。
  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度竞争而树立太多敌人,从而营造出一种良性循环的商业环境。
  当这些参与合作的老板们切身体验到了合作所带来的知名度提升和营业额增长等实实在在的好处之后,他们无不对钱来也高超的赚钱技巧深感钦佩。
  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未来钱来也要是还有合作的意向,定然要牢牢抓住。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表明态度并做出决定之后,那些选择捐资修建道路的老板们迅速行动起来,赶在钱来也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将用于各自承包路段所需的修缮费用,如数交到了钱来也的手上。
  有了充裕的修路资金后,钱来也和林武立刻开始着手招募工人,迅速组建起数支修路队伍。
  经过短暂而高效的突击培训,这些队伍便分头行动起来,同时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施工之中。
  在预估修路成本之时,钱来也和林武充分考虑到工程进度这一关键因素。为了缩短工期,他们两个在设定工人薪酬与福利待遇时,显得格外大方豪爽。
  他们给工人们规定了工程竣工的具体时间,并给他们开了双倍薪水,三餐全包,且顿顿有荤腥的福利待遇。
  从未享受过这么好的工作待遇的一众工人们,对雇佣他们前来修路的诸位老板充满了感激之情。
  吃饱喝足的他们,干活儿的时候格外卖力,最终成功在工期结束之前,成功完成了各自任务内的道路修缮工作。
  经过整修,兰州城中心区域的各条道路与城外那条官道已经变得焕然一新。
  不仅路况较往昔有了显着改善,变得平坦顺畅,而且路面宽度亦有所增加,其中最为宽阔的一条路甚至能容纳三辆马车并肩驰骋。
  与此同时,匠心坊隆重推出了其精心打造的第一款自行车。这款自行车一经问世,便迅速席卷了整个兰州城,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新潮流。

  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兰州再次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众多外地商客纷至沓来。
  匠心坊的自行车和轮椅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源源不断。然而,不久之后,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大量的仿制品。
  毕竟,对于木工行家来说,在有模版的前提下,进行模仿制作并非难事。
  面对这一情况,钱来并未感到惊慌失措,他知道市场是庞大的,仅凭他们现有的木工师傅和学徒人数,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这两种出行工具的巨大需求。
  出现仿品是必然趋势,不是他们想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他们只需不断创新进取,确保自身的领先地位即可。
  匠心坊一向以品质卓越着称,所出品皆为精品,价格自然相对较高。本土的富裕阶层追求品味与格调,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正宗的匠心坊产品。
  而那些外来采购的商户则无所谓品牌真假,他们在意的点,是这种新奇玩意儿在其他地方尚未出现,只要买了带回去,他们就会成为第一个卖这两种新奇出行工具的人,必然会有人争相购买。
  没有对比,自然就无所谓精致或者粗糙,比起价格昂贵的正品,他们宁愿购买价格更为低廉的仿制品,然后带回当地以高价出售,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随着道路逐渐修缮完成,以及自行车这种便捷交通工具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兰州城,这座城市的商业氛围愈发浓厚,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林初一与平安一同骑马进入兰州城,眼前所见尽是热闹繁华、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象。
  林初一满心欢喜地看着这一切,随即纵身跃下马背,并将手中缰绳交予平安,让他带着两匹马前往路路通,把马儿交给林武安置,处理好马匹之后,让他直接到一品锅寻找钱来也,无需折返与自己汇合。而她则打算留在街道上,好好感受一下兰州城的变化。
  平安领命离开之后,林初一悠然自得地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边行边仔细打量四周状况。
  只见街头巷尾人潮涌动,往来过客川流不息,道路两旁各类商贩云集,无论从事何种营生皆面露欣喜之色,吆喝叫卖声、谈天说笑声,此起彼伏,响彻耳畔。
  林初一行走在其中,竟有些恍惚,两年过去,她好像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仿佛这个世界才是她长久生活的世界,光是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就能让她生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感觉像是……回家了?
  须臾,林初一甩了甩头,她在乱想什么呢,努力赚经验值,好好活下去才是正经的。
  思绪回笼,林初一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她开始沿途扫荡起那些各式各样的小吃摊位。其中,各类串串成了她购买最多的美食。
  煮好的串串被细心的商贩们用油纸包裹起来,方便客人携带。林初一手捧着买到的小吃,边走边品尝。
  尽管这些串串看上去大同小异,但在口味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有些串串并不合林初一的胃口,但她也没有浪费粮食,仍然坚持把所有买来的串串全部吃完。
  来到一品锅总店门口时,林初一手中只剩下几个空荡荡的油纸包和一长串废弃的竹签子。
  她顺手将这些垃圾递给店里的伙计处理,随后跟随另一名伙计前往钱来也专属的固定包间。
  此时此刻,钱来也已经从平安那里得知了林初一回来的消息,正耐心地在包厢内等林初一来找他。
  原本钱来也想的是等林初一过来后,先让她饱餐一顿,再一同前往住处详谈正事。
  结果,林初一人是来了,但她已经在街道上吃饱了。
  知道林初一不饿,钱来也就打消了让她品尝一品锅推出的新品火锅的念头,直接带着林初一从后门离开,回了他的住处。
  钱来也在书房里详细汇报了几个品牌的最新的经营情况,让林初一能够清晰的明白当下的发展现状。

(https://www.mbaoge.cc/30664_30664973/467926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