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我的钢琴有诈 > 925.新课题,赫尔茨的贝多芬

这顶假发看起来有够时髦,有着与亚当斯同款的淡金色。

        ——

        翌日傍晚19:15,距离亨利.赫尔茨的音乐会开始还有45分钟小时整。

        兰顿依依不舍的放下手里的书,起身伸了个懒腰。

        他看向窗外,华灯初上,斯卡拉大剧院的门前大街上已经热闹一片。

        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拿起桌上的手机看了一眼,接着扔掉手机忙碌了起来。

        “洗澡肯定是来不及了。”

        他直接翻开床上的皮包,将事前准备好的棕色礼服拿出,对着镜子穿了起来。

        一边嘴里用极快的速度哼着舒伯特的小调。

        加大加肥版的定制礼服在他身上看起来刚合适,美中不足就是他头上仅剩的几缕头发。

        “嗯。”

        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声,他将桌上的假发套到了头上。

        微微整理过一下发际线的角度,一个精神抖擞的金发胖子出现在了镜子前。

        兰顿满意的对着镜子吹了声口哨。

        收整完毕,他走出房间,去向电梯。

        ...

        酒店大厅里,进出的客流不止,只是每一个即将或离去的身影都忍不住朝着门口左侧望去。

        那对位于水晶吊灯下的华国青年男女着实有些耀眼的过分。

        身材高大的男子一身清爽笔挺的黑色礼服给人以沉稳历练,男子一旁的高挑身影着一条酒红色丝质长裙,秀丽婉约,尽显东方之美。

        镜头拉近。

        “每次都是他约定的时间。”

        秦键看了看表,嘴里略有不满的对兰顿的迟到行径又吐槽了一番。

        两人已经在此等候了十分钟了,期间他还为一名从都林赶来看音乐会的粉丝签了名。

        就在这时,身旁“哇”的一声,秦键的手被微微一拉。

        转过身,他也不由的张了张嘴。

        看着已经走近身前的金发胖子,他上下打量着,心里实在忍不住某种想打人的冲动,“教授您的头发?”

        “很有型对不对?”兰顿露出了一个自信的表情。

        “噗——”秦键咳了一声,“好吧好吧,很适合您。”

        兰顿似是非常不满意秦键的态度,又嬉笑着问像段冉,“怎么样?”

        段冉则是给了一个诚意满满的回答:“非常帅。”

        “哈。”兰顿满意的举起大拇指,“我喜欢你的诚实,段。”

        说着三人离开了这里。

        出了酒店大门,段冉主动挽住了秦键的左臂。

        兰顿跟在后边不由心笑,心道看来两个人已经重归于好。

        他在意所有事物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变化,其中带来变化的实际经验最被他所好奇。

        尤其在男女之间。

        这本就是他人生经验中最为匮乏的不说,而且他在书里也没有看到过什么真实的场面。

        他可不相信莎士比亚对爱情的描写,过于浮夸。

        于是他两步赶到了秦键的另一边,自以为巧妙的询问了两人今天都干了些什么。

        只是对此问题,被询问的两人都微笑着保持了沉默。

        “快说说,秦,这是我们的新课题。”

        ...

        两分钟的路晨足够秦键解决兰顿的疑惑,过了马路,三人就到了斯卡拉大剧院。

        在音乐艺术史中,很少有一座歌剧院像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这样,被看过是完美的化身建筑典范。

        它不仅是一座华美的大歌剧院,更是一座标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夜幕下,五光十色的建筑体仿佛将门前的大街置换到百年前,给人以一种旧时光的重现,浓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跟随着熙攘的人流,三人走进了这座被意大利人称为象征着意大利音乐的大剧院。

        检票,入门。

        观众厅用以金、红、银三色装饰,美轮美奂。

        呈马蹄形的坐席区域里有五层包厢有一个楼廊。

        三人的座位处于中心区域,几乎是最好的观赏地点之一。

        良好的环境确实更容易让人对即将到来的演出充满期待。

        秦键目光从舞台中的三角钢琴上收回,再度落到了手中的节目单上的第一只曲目。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4  in  C  major  Op.  102  No.1】

        “第四号大提琴与钢琴C大调奏鸣曲,作品号102,第一首”

        是贝大爷的分割线——————

        19:55。

        音乐会前的预备鸣钟响起。

        坐无缺席的现场渐渐安静了下来。

        人们不在做其琐碎,静静地等待着今晚的主角降临。

        偶尔会从某一角落传出一声窸窣。

        20:00,舞台一角的门被拉开。

        一瞬,现场鸦雀无声。

        下一秒。

        身着黑色短礼服的亨利.赫尔茨持琴走出。

        “哗————————”

        紧接着观众席立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像是在致敬这位新一届杨尼格洛的获奖者。

        亨利迎着掌声沉着的走到舞台中央,将琴摆放至身前。

        这时跟随在他身后出场的钢伴也

        他的身后跟着他的钢伴。

        这名钢伴秦键有印象,由于波里尼的原因,他在肖邦大赛正赛开始前就格外关注意大利选手。

        此时这名钢伴的就在初选赛的300人名单里,只是遗憾的是对方并没有进入最后的小名单。

        观众席的掌声落下。

        舞台上的对音开始。

        钢伴坐下调整好琴凳高度便与舞台中央的亨利互相确定了彼此的音高。

        一声夹杂着清脆点状钢琴声的大提琴在轻柔的划弦带出了一片宁静的绵长。

        优美的基调像是预示着今晚的音乐会主题。

        此时此刻,整个音乐厅内的所有人都以就位。

        五六秒后,亨利在一个仰头望天的动作过程中抬起了琴弓——

        琴弓依附至琴弦。

        摆臂

        ‘翁——’

        ‘翁——’

        ‘翁——’

        一组空灵柔美的下行音律,像是在被感召至舞台上空的虔诚祷告。

        随后钢琴加入,音乐向前开始徐徐发展。

        ——

        这首大提琴与钢琴的作品的奏鸣曲属于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最早的作品。

        在经历了耳聋、疾病、以及争夺侄子抚养权的失败,贝多芬的人生可谓走到了真正的谷底。

        这部有着近乎于单主题结构设计的作品从某种意义映射出了他是如何走出人生阴暗、重新投身音乐并开启创作生涯新篇章的重要标志。

        整部作品两个乐章,亨利.赫尔茨用精湛的琴技在音乐中描绘出了这一作品的特质。

        从秦键的个人角度来听,对方不但在诠释,而且赋予了独到的个人理解。

        尤其在第二乐章的速度处理上,专业可以各有门类,但音乐是想通的。

        第二乐章听过,他只觉神清气爽,一扫第一乐章为其带来的心中结郁。

        ——

        当然,技巧达人对于音乐表达的节奏把控本就应该具备这种高明的手段。

        一曲结束,他已经认可了对方的技术。

(https://www.mbaoge.cc/31_31326/3473633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