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职场 > 我的重生不合理 > 第35章 渠道为王?

  吴楚之没好气的在小妖女的怀里掏了掏,而后无奈地翻身下来。

  呵呵!

  妖精!

  待会看我怎么收拾你!

  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而今晚你小妖女便是我的旅途!

  他背靠着床头,抚着她光洁的美背,“短期内铺不开,就稳扎稳打的慢慢进行就是了,有的时候不用太着急。”

  叶小米闻言,小脸上写满了疑惑,“可是,小男人,不是说‘渠道为王’吗?

  幻想逼迫渠道商‘二选一’这样的举措,虽然令人不齿,但是确实是很有效的方法。

  他们现在用出的这招,让我们的渠道建设举步维艰。”

  叶小米一想起这几天遭遇到的情况,就觉得头大。

  各地的子公司陆续反应,在电脑城等核心地带,幻想对代理商下了通牒:

  幻想和果核只能二选一。

  品牌机的‘霸主’幻想,和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菜鸟’果核,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而且,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似乎并不只是幻想集团一家这样要求渠道商。

  面对前期谈妥的代理商陆续开始反水的局面,叶小米等人也抓了瞎,这也是她进京的原因。

  来燕京前,她便得到了消息,就连紫广、海潮等公司也加入了对果核的围剿。

  必须商量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出来。

  为此她拿出了一个大战方案来,提交给了吴楚之,但迟迟得不到回应。

  叶小米对此也有些无奈,虽然这是她和那个运营官吴毅航的权限范围之内的事情,但这个决心必须吴楚之这个企业的掌舵人来下。

  毕竟要动用的资源很多,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大。

  反对来自于老成持重的路振宇等人,他们认为,首战的目的是打响果核的名号,而不是立刻短兵相接的在市场上进行搏杀。

  叶小米这半年也不是白历练的,她深深的明白,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产品和内容的制造都变得越来越容易。

  但是到达最终客户的渠道却很难跟得上这样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变得越来越稀缺。

  谁能够控制这些稀缺资源,谁就能够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以前有人讲零售的秘诀就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地点、地点、地点)。

  那么现在,似乎可以把这句话扩展为商业成功的秘密:渠道、渠道、渠道!

  所以她认为,渠道必须加强建设,大快赶上的超前建设。

  随着果核销售渠道建设的不断推进,叶小米也越来越理解了,为什么现在机场、地铁、火车、飞机、电梯、走廊,甚至厕所,都开始变得奇货可居。

  因为渠道是与最终客户的接触点。

  她甚至想起一两个月前,她在锦城一个关于华国二三线市场的论坛上的经历。

  在会议间,主持人的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他说,以前他出席的论坛,都是跨国公司在台上讲,国内公司的人在台下听;这一次反过来了。

  叶小米小嘴巴拉巴拉的,最后做出了总结,“小男人,现在是‘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时代,我们不能不没有渠道。”

  吴楚之闻言哈哈的大笑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叶小米的成长感到开心。

  未来的国美有‘映山红’,未来的果核也有叶小米。

  另一方面,则是自个儿的嘚瑟,凭借20年未来经验对所有人的降维打击。

  其实很简单,未来这风云变幻的20年,商业的核心思路早就迭代了不知多少代。

  渠道为王,结构为王,模式为王,流量为王,产品为王……最终变成了品牌为王。

  吴楚之也知道,自己现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特定的历史环境产生特定的决定。

  别说是现在,就是互联网刚开始繁荣的几年,人们都逃脱不了‘渠道为王’的思路。

  甚至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依然有经济学家固执的认为,结构、模式、流量其实也是‘渠道为王’商业逻辑的演化。

  从而也导致了,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创业者的思维还停留在“渠道为王”上。

  但他们一方面对渠道缺乏控制力,供应链管理的投入明显不够;另一方面,他们不清楚渠道为王的时代过去了。

  过去的渠道为王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华国的市场太大,必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分销网络,才能有效降低营销成本,靠“推式营销”低成本实现市场扩张。

  但是,庞大的销售网络会逐渐成为了一种企业难以承担的负担。

  原因很简单,原来‘渠道为王’的底层逻辑是建立在市场的红利期之上的,巨大的分销渠道可以销售出无数的同质化产品,消费市场依然很旺盛。

  但是,无需多长时间,人们就会发现同质化产品加同质化渠道就是一场灾难,在价格战压力下,渠道对供应商不断压价,最后产品质量越做越差。

  很多用户竟然到海外买日用品去了,其实这些日用品是华国制造。

  这就很让人无奈了。

  原来的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竞争,核心都在抢夺渠道资源,‘得渠道者得天下’,一个方面是因国家流通体系不够发达和终端成本昂贵,使得厂商很难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必须借助渠道的力量完成最后的产品交付。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及电子商务逐渐渗透进居民消费的方方面面,使得厂商得以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渠道变得扁平。

  同时随着各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厂商必须要从产品和服务本身出发,去迎合和吸引消费者。

  所以,渠道为王逐步让步于产品为王,消费者需求得以充分释放和更合理的满足。

  归根到底,是商业底层逻辑的回归,无论是渠道还是流量,仅仅是特定时期的产物而已。

  一些我们后世认为极其普遍的事情,发生在前面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实是充满了争议和坎坷的。

  渠道为王这个概念,在华国的深入人心,实际上是2005年以后的事了。

  所以,在世纪初的时段里,幻想这次价格战的操盘手能看到‘渠道’这个点,让吴楚之也觉得很是惊讶。

(https://www.mbaoge.cc/53_53443/74068718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