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安陵容重生之:何处是心安 > 第148章 千叟宴

胤禛代康熙帝祭天归来,时间便迈入了康熙六十一年。
  农历正月,康师傅执政六十年整,为了预庆自己的七十大寿,下旨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此次设宴,一来是庆祝天下太平无事,二来也是为了感恩上苍眷顾,使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康。
  时间敲定在正月初二和初五,两场盛大的宴席,摆在了巍峨庄严的乾清宫前。
  这两场宴会共邀请了一千零二十位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参加。
  宫殿内部装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每张桌子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
  老人们身披华服,神态祥和,与康熙帝一同欢庆盛典。他们推杯换盏,笑语连连,共同追忆往昔美好岁月。
  此时此刻,所有人皆被这种氛围感染,施展着自身的卓越才能,口吐锦绣,好词佳句如泉涌般源源不绝,此等盛景可称得上是中华尊老文化中最风雅的事。
  随着康熙爷的到来,在场的众人纷纷双膝跪地,他们以最虔诚的姿态向康熙帝行礼,表示对这位伟大君主的绝对忠诚和敬意。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如山洪暴发般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宴会厅,仿佛要冲破屋顶直达云霄。这激昂澎湃的声音如同战鼓一般激荡着人们的心灵,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皇权的无上威严与震撼力。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康熙帝身上,眼中满是崇敬与仰慕之情。
  康熙帝面带微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他的眼神深邃而睿智,在他的注视下,众人如沐春风般站起身来。康熙让各位臣工继续吃喝,不必拘束。这一刹那,恰如康熙帝所言:“此地不分君臣,唯有挚友亲朋。”
  康熙爷在众人中见到了自己的老熟人——昔日的伴读魏东亭。
  “东亭,你可算来了。”
  老人拄着拐杖,弓着背给康熙爷行礼:“吾皇万岁……”
  还未说完,康熙就一把扶起了他:“快平身。”
  闲话了几句,康熙扭头瞧见了跟在魏东亭身后的孩子:“这是谁家的孙子?”
  魏东亭连忙说道:“这是我家的小孙子,奴才看这小子有点出息呀,就领着来了。皇上要是看着合适呀,就给下下任皇上当伴读吧。”
  这话说的大胆,可康熙与魏东亭多年老友,并不计较这些,旁人都在推杯换盏,也无第三人听到。
  康熙微微俯下身,看着小魏子,转头叫来了自己最喜欢的孙子。
  “弘历,来,到皇爷爷这来!”
  “从明日起,你就同小魏子一起读书。六十年前,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和东亭一块儿读的书。朕盼着你们不负当年,胜过当年!”
  说完,便让俩孩子自己去玩儿了。
  宾客席里的胤禛瞧着这画面,心定了一大半。
  康熙爷拉着自己的好友走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吩咐梁九功上酒。
  宫人们很快给康熙爷端来了酒盏。
  六十八岁的康熙爷看着眼前的小酒杯有些不高兴,手指点点桌子:“换大碗来。”
  梁九功抿着嘴一脸担心的端着一个大号的银碗,命人斟满酒后颤巍巍得递给了康熙爷。
  康熙爷缓缓地举起酒碗,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康熙爷内心充满激荡。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清朗而洪亮的声音说道:“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
  康熙爷举起银碗一饮而尽,酒中是对祖母的无尽思念。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被康熙爷真挚的话语打动。
  在场的人也跟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康熙爷的第一碗酒喝完,梁九功马上命人斟了第二碗酒。
  康熙爷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上,略带微醺:“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天下的子民。”
  说着,康熙爷端起酒碗站起身:“敬给今天到场的老同年们。这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清百业兴旺。”
  康熙爷的眼里闪出了泪光:“没有你们,便没有今日的大清!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
  说完便举碗干了这第二碗酒。
  话语尚未落下,许多臣子已经湿了眼眶,纷纷跪地谢恩,表示愿誓死效忠皇上。
  众人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知道,康熙爷这番话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而此时的康熙爷,则微笑着看着众人,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欣慰之情。
  在宴席之中的胤禛,内心亦是百感交集。
  他深深明白,这康熙盛世的繁荣景象,不是帝王的一己之力,要当一个好皇帝,更要对得起每一位的付出。
  一碗饮毕,康熙爷把碗递给梁九功:“满上。”
  梁公公双手接过这碗,生怕皇上喝过量,赶忙心疼的提醒:“皇上,您要注意龙体啊。”
  “别废话,满上!”
  梁九功没有办法,只好又给康熙爷倒上满满一大碗酒。

(https://www.mbaoge.cc/58700_58700866/467928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