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荣耀 > 第123章 鲁之三桓,季最盛!儒之后继,非子路!

此时的庆父,亦正在彷徨之中,鲁闵公年岁渐长,即将加冠,按礼法来说,国君行冠礼之后,就到了亲政之时,亦到了重臣还权之刻。
        只是,庆父近岁以来,频繁听到叔姜与哀姜两姐妹的斗争之事,心中惶恐不已,那叔姜连自己之阿姊都无法容纳,那自己这个毫无干系的外人,不是早晚必受其害!
        正当庆父越来越惶恐不安之时,哀姜却来到了庆父的府内,两人利益牵绊之下,遂勾搭成奸,两岁之后,庆父终于找到了时机,派卜齮将鲁闵公袭杀于武闱。
        庆父弑君,哀姜杀妹,两人心愿达成之后,庆父本欲自立为鲁君,可没想到,被其流放到陈国的季友却听到了这个消息,感到时机成熟的季友,赶忙将鲁君子般的弟弟公子申接到了陈国,并且暗中将此事传回了鲁国之内。
        本以为行事机密,无人可知的庆父,却没想到短短数日之内,鲁国公族就回到各自封地之后,兴兵赶来,言说要讨伐自己,庆父害怕之下,赶忙从鲁国逃出,往东边逃去了莒国之内。
        季友闻听庆父逃走之后,胁公子申归国继位,是为鲁僖公,季友重掌权势,本欲将哀姜杀死,可鲁僖公却替哀姜向季友求起了情。
        鲁僖公之母,仅乃鲁庄公之妾罢了,在鲁僖公生下之时,就养育在了鲁庄公之正妻哀姜的身边,养育之恩,铭记五内i,鲁僖公见大娘要被季友所杀,自然挺身而出。
        鲁僖公虽说如今,只不过是季友的一个摆设玩物,可鲁僖公以死相逼,为了自己的权势不出差错,季友只好压下旧恨,没有杀害哀姜,却将其送回到了齐国。
        经过此时,季友对鲁僖公的封闭,越加严密起来,而那送归齐国的哀姜,亦是难逃死难,季友只是让送哀姜归齐之人,带了封自己所作之书信,齐国就迫于国事,将这昔日的公族之女,以三尺白绫,送其入灭。
        哀姜已死,齐国按照礼法,将哀姜送归鲁国,鲁僖公见大娘好不容易逃脱季友之毒手,逃回母国,却依旧落得如此下场,心中悲悯不已,以鲁庄公正妻之礼,将之安葬入公族祀庙之中。
        自此之后,季友就把持住了鲁国之权,而季氏也从此凌驾在了鲁国公族之上,季友之后,从其孙季文子开始,分财济贫,大肆收买人心,历经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祖孙三代连续如此行事之后,出现了鲁国人只知道有季氏,而不知道还有君主的情况。
        子路之主上,正是季友之三世孙季平子季意如,鲁国之处,乃是孔丘根基之地,初起之出,孔丘担忧以子高之容貌,会败坏儒门之声誉,训斥高柴言:“尔欲误人子弟呼!”
        子高无奈,只能离开母国去往卫国,此时,卫国之处,乃在卫灵公三十九年,灵公世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扬言早晚必杀南子,结果被南子知晓,告知卫灵公,蒯聩害怕,赶忙逃亡晋国赵氏。
        卫灵公四十二年春,卫灵公欲立公子郢为世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卫灵公崩世,卫灵公夫人南子让公子郢承灵公生前之意继位,公子郢却推让废世子蒯聩之子公孙辄继位,于是公孙辄就继任了卫君之位,是为卫出公。
        子高身虽丑陋,长不及五尺,可孝名已显,鲁人皆言,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公子郢见到子高之后,大为重视,任命其为自己之家臣,掌管卫国之廷狱。
        子高任卫国狱吏时,从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受到了民众的赞扬,而这时,之前为季平子家臣的子路,却因季氏衰败之故,与其师孔子来到了卫国。
        子高重孝之人,之前虽说不管是老师孔子训斥自己也好,亦或子路担忧自己拖累也罢,都对子高造成了极大的屈辱,可为政多年之后,整日见那些罪犯,子高之心,早已敬法,已不在拘泥于私怨。
        本以为在旧徒子高那里会受尽冷落的孔子师徒,却没想到竟受到了子高的热情款待,并且子高就算如今身居高位,却依旧以师礼待孔子。
        孔丘见状,心中大为感动,连连称赞子高为憨直忠厚之人,有仁爱之心,之后,却朝子高问询,能否帮学兄子路,在卫国谋得一职。
        子高为人直爽,昔日,子路推荐自己之事,虽然最终未能达成,可毕竟此乃子高平生以来,头一个重视自己,愿意主动推荐自己之人,连老师孔子都对自己有所偏见,学兄子路却能做到如此,子高对于这份恩情,一直记挂在心头。
        如今老师孔子提起这种事情,子高自然义无反顾,将学兄子路推荐给了卫国大夫孔悝,卫大夫孔悝乃是卫出公之表兄,其父废世子蒯聩之外甥,在如今之卫国,乃是权威赫赫之人。
        子高在卫任职多年,其之秉性,孔悝早已熟知,见子高推荐自己之学兄来为自己之家臣,孔悝自然答应,孔子见到如此之情,想到昔日自己那般对待子高,心中有愧,只在卫国待了岁余,就离去了。
        出公十二年,逃亡在外的卫出公之父,废太子蒯聩回到卫国,孔悝之母与人联合,欲要谋立蒯聩为卫君。胁迫孔悝弑出公,孔悝无法,只能从之。
        卫出公见父亲蒯聩竟要杀害自己,担忧群臣与父亲互斗,遂逃往齐国,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无法,只能立出公之父蒯聩,昔日的废世子复为卫君,是为卫后庄公。
        卫后庄公继承君位之后,想到之前,朝中卿贵众臣,皆不支持自己,要不是自己之儿卫出公,自己离国,自己根本不可能夺回国君之位,想到这些,卫后庄公对那些卿贵众臣动了杀机。
        众臣知晓之后,立刻兴起作乱,而孔悝这个始作俑者,正好成了卫国众臣的目标,子高听到风声之后,赶忙逃离卫国,在路上遇到子路之后,也劝其跟随自己一同逃离。
        可子路如今,已戳脱半生,好不容易在卫国重有起色,自然放之不下,依旧赶往孔悝身边,护持于他,而最终,子路也死在了这次的卫国之乱中。
        嬴荡对这些事情感兴趣,起先也只不过是因为景监的一句,“身长五尺,亦可为大丈夫”所惑罢了,可随着深入了解,嬴荡这才头一次看清了所谓的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路,是个什么货色。
        先委身于权臣之下,后又与弑子夺位的禽兽不如之党徒为伍,似子路这种犬彘不如的东西,幸好早以被卫之众臣屠戮,不然,要是他嬴荡见到,必定活剐了这种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畜生!

(https://www.mbaoge.cc/5_5639/4331239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