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565章 滑头的老八

第565章  滑头的老八

        景汉寻到敦化坊,登门表达了阿罗本的善意,并奉上巴掌大的陶罐、织得瑰丽的脚垫为礼。

        这点见面礼,范铮还是敢收的。

        御史台出身的范铮,对于收多少礼很刑,自有一套独到的标准。

        信不信,朝廷敢出台单次受贿标准二百文,范某敢单次收礼一百九十九文?

        范铮接过陶罐,在手中来回抚摸。

        陶罐图案怪异,大约是波斯风格,质感与大唐的也没太大区别。

        论造型,这个陶罐还有点丑,仿佛是顽童恶作剧捏造出来的。

        脚垫的图案倒是精美,看不出什么异样。

        说送骆驼肉的,且站住!

        信不信阿罗本举起十字架,降服你这异端?

        景教的信徒不受限制,但教务人员是茹素的,所以不可能拿肉当礼物。

        “波斯寺的善意,本官已经感受到了。”范铮笑眯眯地回应。“善,还是善,这是本官唯一的需求。怀远坊联络点之事,本官允了。”

        准确地说,范铮与波斯寺没有直接的冲突,无非是想让阿罗本约束一下疯狂扩张的势头,以及良莠不分地收容各种渣滓的行为。

        不能“忏悔”两句,就能说洗净心灵的负担了,便是佛门尚且以十八泥犁来教化行善呢。

        别管景教能不能做到,姿势要摆一摆。

        景汉走后,范百里一把薅过陶罐,撇嘴:“真丑!”

        范鸣谦接过陶罐,咯咯直笑,在手中抛来抛去的玩耍,一时失手,罐子跌落地上。

        范百里赶紧拉开阿弟,范鸣谦扁嘴:“阿耶,二郎不是故意的。”

        范铮摆手,没空计较这点小事。

        罐子碎了,这是必然的,一块块残渣碎片四分五裂,卫无忌提着扫帚、撮箕过来清理,一张卷得针头细的字条显露出来。

        范铮笑了笑,俯身拾起字条。

        陶罐就是个容器而已,真正的精髓是这张字条。

        上面总共只有三个不太工整的字,“曲池坊”。

        范铮将字条交给雷七,便不再考虑此事了。

        阿罗本的提醒,自有雷七他们去查证,眼下还是正事要紧。

        自从杜四娘有了身子,杜笙霞觉醒了长辈之魂,三天两头拉着范铮去青龙坊探视一番,讲解一些靠谱的、不靠谱的育儿经,唯余范铮与老八相视苦笑。

        “府上的腊肉,羊肉、鸭肉不带,送点犏牛肉、牦牛肉;地窖里的莱菔、腌制的长豆角都带一点。”

        “长豆角必须带,杜四娘口中正乏味,需要酸的醒醒神。”

        杜笙霞迅速安排。

        腌制的长豆角,范铮某次好奇咬了一口,酸得龇牙咧嘴的,从此不再碰那玩意儿。

        比郭景的一眼眼醋还酸啊!

        不过,对于孕妇来说,味道似乎刚刚好?

        看着杜四娘有事没事挟一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范铮觉得牙都倒了。

        陈祖昌一脸笑意,在旁边陪着杜四娘,整个一五好郎君,绝无当年华州浪子的形象。

        范铮看着陈祖昌微微摇头,得,又一个居家型的男子养成了。

        “姑丈,别那么直勾勾看着我。”

        老八嘿嘿直笑。

        范铮吃了口滚茶,慢条斯理地开口:“我说老八啊,一个雪花盐让你厮混到了实职,就没再想倒腾的玩意出来?”

        一个功劳想吃一辈子?

        美的你!

        老八嘿嘿直笑:“东西倒不是没有,就是未必合时宜。比如说,我搞出活字来,谁来排版?又按什么法子区分字?”

        “另外,活字虽能提高纯字体内容的刊印速度,对于图文却无能为力。”

        呃……

        这个实际问题,导致活字印刷即便是问世了,雕版依旧是主流。

        没辙,图就是一个大障碍。

        “图文并茂”了解一下。

        范铮挑眉:“黄土能烧活字?”

        老八摇头:“不行,得河泥。”

        好嘛,这又得和水部司沟通一下,不能跟子辽似的蛮干。

        子辽跟水部郎中陈贤德是郎舅,范铮可不是啊!

        “字体排版咋办?”

        范铮不禁问道。

        这个时代造汉语拼音,纯属不合时宜,哪怕用反切都更被人认可些。

        《苍颉篇》以类相从,接近后世的偏旁部首法,更适用些,就是匠人未必识得那么多字。

        更重要的是,很多从前未有的字,陆陆续续出现了,《苍颉篇》多少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说“睛”字,在《说文解字》里尚未出现,那时的写法是“眼精”。

        老八狡黠地笑了:“那不更好么?姑丈与大儒有些交情,正好延请大儒为此编撰音律书籍。”

        范铮龇牙,指了指滑头的老八,笑而不语。

        请人,最合适的自然非令狐德棻莫属。

        名气足、关系近、性子好,对于阿堵物之类的没有追求,唯有名声能打动他。

        编撰一本可为后世启蒙及刊印所用的书籍,令狐德棻想来不会拒绝。

        为什么范铮自己不编撰?

        吼吼,不要太高看范某人的素养,这东西范铮就是将笔杆咬碎了也写不出来。

        底蕴不足的弊端,不是抄袭点诗作就能抵消的。

        最重要的是,范某记忆中的读音,好多是幽州口音打底。

        大唐的官话,除了关中口音,还有一种以洛阳口音为主的雅言,于隋朝融合在一起,由陆法言编撰了《切韵》一书,唐初定为官韵。

        与《切韵》相似的,还有唐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南朝陈顾野王的《玉篇》,三本各有特色,却又可以互为印证。

        陆德明贞观四年卒。

        但陆法言编撰的内容,不说非十全十美吧,终究时移势易,有些变迁在所难免。

        开元二十年,孙勉著《唐韵》为《切韵》的增修版本,献给朝廷以为官书。

        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时代在不停地变迁。

        正如大唐的婆娘们已经开始作男子装扮,换个朝代,你敢?

        陈祖昌收敛了笑容:“倒是墨这一块,需要动点心思。要尝试着往其中加适量的胶,才能印于纸上而不轻易褐色、洇墨。”

        范铮颔首:“金光门外,漕河边上,你划拉一块地,让民曹补上手续。”

        “司士参军子辽那一头,你找他要几个匠人,先行试着字、墨,纸的话优先试敦化坊竹纸。”

        呵呵,有好处顾着自家一份,不过分吧?

        日本投降七十八周年!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https://www.mbaoge.cc/73138_73138085/11723580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