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 第231章 治水

工部的官员们在这条水泥马路上走了好久,其实这点距离根本就不远,每个人都是来来回回的走。
  这东西要是出来了,他们工部以后可是能为朝廷赚不少钱。
  这哪家哪户用不上这点东西,等到这群官员走后,百姓们早就等不及了,纷纷踩到上面。
  更有甚者,直接把鞋袜一脱,就踩在地上,冰冰凉凉的触感,让他匪夷所思。
  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东西是什么玩意,不过前几天他们看热闹的时候。
  明明是看到他们把像泥巴一样的东西糊在上面,没想到干了之后竟然这么的顺滑,特别细腻。
  而且中间根本就没有缝隙,不像其他街道上装的那种青石板。
  隔一点距离就有水缝,很快这条水泥街道就被大家呼朋唤友的宣传了出去。
  不少人都骑着马车过这边来打卡,就连在朝堂之上听说了这件事情的百官大臣们也特意绕到这边来看了。
  还亲自下了马车往上面走了一圈,不愧是李大人的手笔。
  听说后面就连明宗帝和太子都来走上了一圈。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明宗帝就打算让他们大力推广下去。
  到时候最好是连官道上也用上这等材料。
  不过李景行还是建议先招商进来,把水泥的用处推销出去。
  先回一波血,这样国库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毕竟水泥这种东西用处很多。
  在李景行的讲解下,大家的眼神越发明亮,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水泥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
  特别是水利方面,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这还真是可以大力推广,不知道到时候能造福多少地方。
  就连其他部门也纷纷申请想要先拿到一批水泥。
  招商计划也格外顺利,没办法打着李大人的名头,这可是李大人最新研发出来的好东西。
  全国各地的有名有姓的商人都前往京城想要看看这水泥是何物,不过不管他们看了满不满意。
  只要是李大人弄出来的东西绝对亏不了本。
  之前有个唐家少东家不就投了人家李大人50多万,到最后都不知道已经赚了多少,早就翻了好几番。
  这次他们可不能再落后了,李景行还特意用水泥建造了一间房屋庭院,让他们知道这玩意儿有多坚固。
  住在里面多凉快,果然随着参观的人越多,心动的人也越多。
  特别是那水泥房子,竟然还有琉璃窗户。这可是让大家感觉买椟还珠,要赚大发的节奏。
  不但水泥全部畅销,就连玻璃订单也是一茬接一茬。
  整整两三天时间,就给国库赚了500万两银子。
  户部的人看到李景行他们就跟看财神爷一样,现在他们工部的人一过去。那是端茶倒水伺候的格外殷勤。
  杜尚书整天笑哈哈的跑去跟户部尚书胡道伟喝茶聊天。
  话里话外都是羡慕他有这么一个能将,现在他这一个当尚书的完全一点都不用操心。
  胡道伟看着对面那个老家伙,恨得牙都要咬碎了。
  这么会赚钱,就应该跑到他们户部来,到时候绝对能给他们的国库赚的盆满钵满。
  这有钱了,用钱的人也多了,知道国库现在充盈的很。不少部门都上门来要钱。
  胡道伟除了军费和工部申请的资金,其他的早就打发走了。
  开玩笑,这些人连他胡道伟的便宜也想占,真是门都没有。
  这礼部的人也好意思上门来开口,大使馆还要给他们装上金子吗?随便住住就得了。翻修个锤子。
  还有刑部就更离谱了,这都当上罪犯了,还要什么牢狱条件,还能给他们造几个带花园的院子不成。
  所以说人家胡道伟能做上吏部尚书,当然是有本事的。
  起码守财奴这一方面明宗帝就特别满意,把钱给对方比在他手里还要让人放心。
  因为玻璃的出现,简直就是风靡了整个大庆,不管是宫里宫外还是其他城池,只要有点钱的都给自家装上了更明亮的玻璃窗户。
  而且还是五颜六色的,问题是价格还十分低廉,有些富商都觉得朝廷根本就不会赚钱。
  这种好东西,在别的国家都可以当做国宝了,他们竟然就只是用来当做窗户,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所以无论是玻璃还是水泥,只要朝廷有多少底下的商人就扯着脖子收多少?
  主要是买到就是赚到,实在不行想个路子卖到别的国家去,绝对能够大赚一笔。
  就算不卖自己家用,那也是赚到了,特别是小镇上面的富庶人家。
  装玻璃的那天可是好多人来看,每个人路过都会多看上两眼。
  大批量的水泥也被陆陆续续运到了黄河那边,主要是雨水河流多的地方,太需要这玩意了。
  以前他们修建的大坝不够牢固,现在有了水泥这种神器,绝对可以鸟枪换炮。
  有钱就有话语权,李景行还打算让人把黄河那一带的河堤边全部种上树木。
  这属于百年大计,刚开始可能看不出来什么成效,可是在百年之后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为国家赚了这么多钱的李景行,大家都不介意他花出去一些。
  就是主要去完成这一项大工程的人又应该安排谁去呢?
  这就是李景行接下来的目的。
  “皇上,曾认为这项任务非徐编修莫属。徐编修乃臣的师弟,这方面绝对可以胜任。”
  李景行的话音一落,大家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这李大人还真是举贤不避亲。
  想要给自家师弟铺路,扶持自己人,如此坦坦荡荡,哪里像他们想要提拔自己人,还要找别人弯弯绕绕说上一番。
  宇文烨在台上早就扯着嘴角笑了好一会,就连明宗帝也是笑得开心,同意了这个请求。
  刚好他那师弟也该快外放了,去到那边,现成的功绩,三年一过就到手了。
  不过还真是自家的师弟如此有信心,竟然给对方这么大一个挑战。
  水利这方面可不简单,修建的堤坝要是不牢固被冲毁了,到时候可是可以翻旧账的。
  可他要是真的治水有功,那也将是名留千古的人物。
  只能说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现在不搏一搏,那几个重要的位置,总是需要足够的功绩来支撑。
  倒是收到这个消息的徐铭泽,感动坏了,一再跟李景行保证。
  绝对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其实李锦行没说的是,要是徐铭泽按照治水的方法,好好努力。
  把黄河边上尽量都种上树木,可能几百几千年之后,黄河将不会再浑浊,而是变得越来越清澈。
  主要泥土的流失减少,水季带下来的土壤少了,水自然就清了。
  而徐铭泽的名字将会永远在那个地带流传,成为那里的治水英雄。
  不怪徐铭泽不感动,主要是有了水泥这个东西,只要他辛苦盯着一些,建筑的质量过硬。
  以及对方给他的规划,不管是哪一样,他徐铭泽都能获得大把的功绩。
  李景行还建议他上任的时候,多带几个水利方面的专家。
  要做就做到最好,哪怕让人知道走了后门走了关系,那也要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让人无话可说。
  再说了,李景行顶多也就算是对方的最好的资源,他们几兄弟当然要互帮互助,更何况是做这些为国为民的好事。
  之前徐明铭泽还一直打算挑选一个有难度的地方。现在倒是拥有了最好的选择。
  也就只有李绍轩感觉有些可惜,他们几师兄弟个个都是选择了地狱难得。
  就只有他,李景行看到了李绍轩失落的模样。其实知道对方想的很开。
  但还是决定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把对方甩出去历练历练。
  让他知道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后有的是机会。
  而且机会也很快,李景行直接让李绍轩把京城之内的各个通道,还是泥巴地的地方。
  全部铺上水泥,不是想去干活吗,有的是活干。

(https://www.mbaoge.cc/87686_87686360/467927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