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带全村发家,极品亲戚气疯了 > 第61章 炮竹一响黄金万两

夏日炎炎,蝉鸣聒噪。
  转眼就到了动工的日子。
  工人们一大早就聚在柱子家门口,等着东家发话。
  “陈娘子,这是周工头。药坊的建设就由他带着工人完成。”李掌柜向陈月介绍道。
  专业的人专业的事,准没错,基建不是陈月的强项,她顶多算个监工。
  周工头作揖,“见过东家。”
  “周工头。”陈月上下打量着周工头。
  皮肤黝黑,长相周正,年龄看着在四五十的样子。
  许是经常干苦力活的缘故,一身腱子肉,隔着衣衫都能感受到他的胸肌,比陈月的......还大!
  这简直是陈月心中最佳的保镖人选!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工地闹事,自寻死路!
  李掌柜拍拍周工头的肩膀,“周工头,我们的药坊,就交给你了。”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这是规矩。周某定不负东家所托!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周工头是青云镇出了名的泥瓦匠,镇上的房子、街道,不敢说百分百,但也有百分之七十经过他的手。
  他手下有一个班子,要不是李掌柜指名只要他一个,眼下就不只有桃溪村的工人了。
  “那就有劳周工头了。”李掌柜笑道。
  转头又对工人说:“各位乡亲,想必陈娘子和你们说过了,在我们这上工,
  一天四十文,只要大家伙好好干,不愁挣不到银子。”
  要不咋说生意人奸呢,这个工钱,是刚才才商量好的,在此之前,工人只知道来这有钱挣,却不知能挣多少。
  工人乐的合不拢嘴,去镇上干一天最多也才二十文,在村里干的收入,直接翻了一番。
  “东家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干!”
  “玉儿娘和周工头说一,我们绝不说二!”
  “......”
  出卖力气的活,从来都不好挣,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陈月接着李掌柜的话口,先把吸引人的说出来:“不用大家从早干到黑,只要大家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这四十文银子,当天结算。”
  “玉儿娘,什么叫按时按量?”柱子娘眉头一蹙(cu),表示不明白。
  也是,她活了三十年,也是最近听柱子在家里念叨,耳濡目染间,学了些新奇的词儿。
  “按时按数量就是说,周工头会给你们定每天的产量,完成后,就可拿到银子。
  而且,你要是早上就把这些量完成,下午不用上工,照样领四十文钱”
  “那要是干到天黑,也完成不了量......是不是就没有工钱?”虎子娘问出大家心中所想。
  工人们面面相觑,要是没有工钱,这一天不就白干了吗?
  他们可不愿意。
  陈月道:“干不完的话,就根据产量,折算工钱,不会没有工钱的。”
  她细数了一下眼前的工人,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个。
  “举个例子,一会儿我会把你们分成四组,每组五人,相互监督,责任连带。”
  “假设一组每天定量完成1000块砖,如果你们组当日只完成800块,
  也就是只做了八成的产量,那你们每个工人的工钱就是32文钱。”
  夏收一完,马上就要秋种,工人们都是放下手里的农活过来的,要是能在上午就完成产量,下午就能去地里。
  这样一来,不仅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顾上地里的活计,一举两得。
  对于雇主来说,有效地减少工人摸鱼的现象。
  不过王猎户找的都是村里老实巴交的村民,摸鱼是不存在的。
  陈月先让周工头领着众人去地里。
  她和李掌柜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李掌柜忍不住赞赏,“陈娘子在管理工人方面,着实让李某佩服。”
  他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从未想到过如此管理工人的法子。
  陈娘子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他不知道的。
  三成,还是给少了。
  过段日子回盛京,定要和大东家谈谈给陈娘子涨分成的事。
  “李掌柜谬赞了,这都是我闲来没事,瞎琢磨出来的。”
  炮竹一响,黄金万两。
  趁着天气好,今日的任务是先把地里的杂草清理掉。
  好在购入的这几块地,都是荒地。
  荒地无人耕种,加上地势高,以及很久都没下过雨,地表倒是干燥,就是杂草多了些。
  地里无积水,少去了排水的步骤。
  工人们干劲十足,放完炮,就纷纷拾起镰刀或者锄头,除草。
  别看虎子娘瘦瘦小小一个,干活丝毫不输男子,比她还高的芦苇,三两下就被她解决掉。
  惹得柱子娘连声夸道:“还是虎子娘厉害,干活的速度,比我还快。”
  虎子娘和柱子娘年纪相仿,但个子不如柱子娘高大,经常被村里人说是“矮冬瓜”。
  “没想到我一个矮冬瓜,干活也如此利索吧!”虎子娘自嘲。
  “没事,嫂子,我也矮!”徐慧娘挥着镰刀,笑道:“阿月说,浓缩的才是精华。”
  陈月搭腔,调侃道:“二嫂,我上回说的可是汤药,没说人!更没说你们!”
  两碗水熬成一碗,可就是精华?
  一点毛病没有。
  人多力量大。
  谈笑间,地里的杂草尽数被除去。
  周工头观察完地势,拿着图纸,和陈月讨论起来。
  “东家,你看这里,除了修水井,要不要再修个水池?”
  他指着中心广场的位置,“要是修水池的话,直接在水源和药坊之间,凿条渠出来。”
  水池比井方便,洗个菜洗个衣服,都不用打水。
  制阿胶之前,驴皮需要用活水泡上七日,如果说水池的水是活水,倒是省去不少事。
  陈月建议:“可以,但是水池要修出水口,出水口和稻田之间,再修一条渠。”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陈月打算找里正买几块地,水渠就挨着自家田地修!
  “东家,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俩想一块去了!”周工头兴奋道:“既保证了池水的鲜活,又保证了稻田的灌溉。”
  周工头又看了眼图纸,“东家,我觉得水井可以修在中心广场的位置,水池的话......”
  难得遇上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东家,还是个女东家!
  周工头巴不得把脑子里的想法都倒出来和陈讨论讨论。
  “就按周工头的吧。”

(https://www.mbaoge.cc/98531_98531719/467929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