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带全村发家,极品亲戚气疯了 > 第48章 具有传染性

穗颈瘟也是稻瘟病的一种,具有传染性,发病部位在水稻穗颈的位置。
  在发病初期,水稻穗颈部出现棕褐色斑点,严重时病变成枯白穗。
  如果稻田湿度较大,发病部位还会产生灰色的霉层。
  不及时控制病情,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有病就有药。
  既然知道是什么病,那肯定就有医治的法子。
  自古以来,农民就是靠天吃饭,柱子娘辛辛苦苦半年,却落了个这样的结果。
  她在心里暗骂老天爷真是瞎眼,专挑他们农民害。
  把希望寄托在陈月身上,恳切地望着她,“玉儿娘,你知道的东西多,你知不知道有什么法子可医治这个瘟病?”
  陈月没有马上回答,绕着水田走了一圈。
  相连的稻田之间,或多或少都有发病症状,边缘水田附近的沟渠,野草长得比水稻还高。
  而且稻田里的水,没到了小腿肚子,湿度很高。
  柱子家的发病比较严重,大部分已经发展成枯白穗,其他村民的水田情况好些,很多都处于发病初期。
  “法子是有,但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
  根治不了。
  穗颈瘟放到现代,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病虫害,以现阶段的水平,陈月只能采用土方法,能救一点是一点。
  “真的?”柱子娘激动地拉起陈月的手,“能防控也是好的,眼下稻子都已经抽穗,我就怕颗粒无收。”
  “穗颈瘟具有传染性,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已经发病的稻子全部割掉,然后烧掉。”
  这可是辛苦半年的成果!下个月就可收获,发病的稻子可不少呢!
  真要割掉,肯定没几斤粮食收成……
  柱子娘不舍,弱弱地问:“不割可以吗……”
  “不可以,你家的稻子已经出现枯白穗,情况严重,如果现在不把发病的割掉,等到下个月,真的可能会颗粒无收。”
  陈月语气坚定,一点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要是颗粒无收,就交不上赋税。
  交不上赋税,轻则罚款,重则牢狱之灾。
  一家子一年的收入,可就指着这几亩田地。
  柱子娘显然有些害怕,却也只能无奈道:“好吧。
  陈月指着水沟,“还有一个就是,稻田里的水太多,沟渠旁的杂草高过稻子,田间湿度大,稻子又晒不到太阳,也容易发病。”
  柱子娘问:“那都不是要把水沟旁的杂草都锄了?”
  陈月点头,“嗯,先把稻田的水放掉,然后把发病的稻子、沟渠附近的杂草,全部割掉,晒干后烧掉。”
  “都处理好后,准备草木灰和石灰粉,然后混在一起,洒在稻田里。”
  石灰和草木灰都有杀菌作用,这两个东西好找,也是眼下最好的消杀剂。
  “这样就行了?”
  这也太简单了,柱子娘有些怀疑。
  但一想到柱子跟着陈月学习,确实进步不少,没准玉儿娘的法子,真的有用。
  她打算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
  “成,我现在就把水田里的水放了,先把稻田里的湿度降低,一会儿让柱子他爹上镇上买些生石灰。”
  陈月又补充道:“瘟病有潜伏期,就算夏收完,也还是会潜伏在田里。到时稻子收完,就放把火,把田里烧一遍,秋种的话,种甘薯、玉米之类的作物,别种禾类作物。”
  “因为这个病只针对禾类作物,不针对其他作物。”
  自信沉稳,这是柱子娘能想到的最贴合陈月目前状况的词。
  这两天找来不少人来田里看过,只有玉儿娘马上给出了解决办法。
  可见玉儿娘以前只是遮掩锋芒,玉儿娘懂的多,听她的,准没错!
  “成,我都记下了。”
  尽自己所学帮助他人,这大概就是学习的乐趣所在!
  陈月心里美滋滋,领着两个孩子往山上走。
  柱子娘办事效率快,趁着陈月上山的功夫,就把水田的水放完。
  出来的太急,没拿农具,便快步回家取农具,且吩咐王猎户马上坐牛车去镇上买生石灰。
  柱子今天休沐,听说家里的稻田闹了灾,二话不说就抄起镰刀,朝稻田走去。
  母子俩挥舞镰刀,发病的稻子一排排倒下。
  柱子娘看着这些被割下的稻子,心如刀绞。
  不明所以的村民见状,纷纷凑过来了解情况。
  “柱子娘,这还没到夏收的时节,咋就割上稻子了?”
  “是啊,稻子都还没灌浆呢,看着都心疼。”
  ......
  柱子娘擦着额头的汗,“稻子发了病,玉儿娘说要把生病的稻子全部割掉。”
  陈月在张家的时候,一直都没下过地,张无赖是知道的。
  没下过地的教下过地的种地,这他娘不是乱来吗?
  张无赖爱凑热闹,哪儿里人多往哪儿凑,也忍不住说两句。
  “她说你就听啊?傻不傻,交不上赋税,有你哭的时候,我活了二十几岁,也没见谁家稻子一发病就割掉的。”

  在村民眼里,也确实是这么个理,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好不容易种出来,哪儿能说糟蹋就糟蹋。
  里正老伴劝道:“柱子她娘,稻子有点病是正常的,我家的也发病。昨儿我去地里瞧的时候,有些稻秆都变成褐色了,我也没理。”
  “一块田里就这么几棵,不碍事。”
  凑热闹的村民面面相觑,表示自己家的稻子也或多或少有这些毛病。
  柱子娘就是小题大做,听张老三媳妇瞎说。
  张老三媳妇他们是知道的,从嫁进张家,就没下过地,在家里照顾一大家子的衣食起居,她懂个甚,一定是在道听途说。
  柱子娘头也不抬,拿着镰刀,继续割着发病的水稻。
  “玉儿娘懂得多,她说这个病能传染,要是不把发病的都处理掉,会传染其他的。”
  柱子娘这是魔怔了吧!怎么听不懂好赖话!
  “柱子娘,你什么时候和张老三媳妇好到穿一条裤子了?她都没下过地,你听她的?”
  “别到时候大家伙儿都大丰收,就你们家收的少!连赋税都交不上就搞笑了!”
  “我们种的了几十年的地,什么毛病没见过,这点病,就是小打小闹!根本不用理!”
  “你这不是糟蹋粮食吗!”
  “可不是,这么作贱粮食,也不怕遭天谴……”
  玉儿娘心善,又识文断字,就不是说瞎话的人!
  柱子娘懒得跟他们掰扯,时间紧任务重,她要在明天日落之前,把这些发病的都处理掉。
  不耐烦道:“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自己种的地,轮不到你们在这指手画脚!就算我把这块田都烧了,也和你们没有任何关系!”
  吃瓜群众:“等着瞧!夏收的时候有你哭!”

(https://www.mbaoge.cc/98531_98531719/4679296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