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带全村发家,极品亲戚气疯了 > 第44章 土法堆肥

陈玦稍作思考,然后说:“玄,顾名思义,即黑色。黄,则代指黄色。日月对应的是太阳和月亮。”
  “玦儿说的不错。”陈月又问:“可还解读出别的意思?”
  柱子抢答道:“我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之前听张仁大哥说过。”
  “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宇宙在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形成,太阳正了斜,月亮圆了缺,星辰则布满无边的空中。”
  又挠头,有些不自信道:“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样。”
  玉儿丝毫提不起精神,脑袋面向院外趴在桌子上,对他们所讲的内容,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玉儿,你来说。”玉儿不爱学习,陈月是知道的,作为母亲兼临时的夫子,自不能放任不管。
  玉儿顾着发呆,思绪早就飞到八百里开外,一动不动。
  陈月又唤:“玉儿,你来说。”
  玉儿依旧不动,惹得陈月一顿恼。
  她拿起木棒走到玉儿跟前,敲了几下书案,满脸不悦,“站起来,坐没坐样,这是讲堂,不是你发呆的地方。”
  “不想学就滚。”语气严厉,不带一点温度。
  陈月是第一次说狠话,柱子和陈玦显然被吓到了,四目相视,不敢吱声。
  “娘……对不起……”玉儿意识到错误,紧捏着衣襟,头也不敢抬,声音小的和蚊子叫似的。
  柱子娘见气氛微妙,连忙上前帮腔,“玉儿娘,别置气,孩子们不是上山摘果就是下河摸鱼的,野惯了,上课一时间没有状态,也是正常的。”
  王猎户说:“是咧,这才第一天,凡事要有个适应过程,你说是吧,玉儿。”
  “娘……玉儿错了。”
  柱子的爹妈都帮着玉儿说话,陈月也不好继续为难。
  只道:“以后谁要是在讲堂上不听讲,或者没有按时完成课业,就去捡牛粪,捡满一背篓再回来。”
  “或者去干农活,让你们好好感受是读书苦还是干活苦。”
  陈月虽然不是两个孩子的生母,但在柱子娘他们眼里,她就是。
  玉儿是她的孩子,任由她在课上胡来,要是不管教,恐有包庇之嫌。
  “娘,玉儿以后一定好好听讲。”玉儿委屈巴巴。
  柱子娘说:“玉儿,你要和两个哥哥一样,好好学文化,以后有机会去到城里,才不会被人嘲笑。”
  又拉着王猎户,“玉儿娘,柱子先放你这,我和孩儿她爹就先回去了,地里还有一堆活要做。”
  “成,大哥,嫂子!你们先回去忙。”
  陈月调整好状态,回归课堂。
  “柱子说的不错,正是这个意思。这两句呢,讲述的是宇宙的形成和运行规律。”
  ......
  学习讲究劳逸结合,教书也是。
  几天下来,陈月除了要给孩子们启蒙,还要帮他们温习课业,地里的活计也是她负责,显然有点吃不消,索性就就给孩子们放了两天假。
  按照现代教学模式来,上五休二,双休日给孩子们放松,也给自己一点空余的时间缓解。
  教学任务吃紧,农活也是。
  地里的菜长的屁,要赶紧吃肥才行。
  每到下午下学,娘仨都会送柱子下山,顺便捡牛粪,或者去林子里捡动物粪便。
  堆肥讲究氮碳结合,动物粪便通过发酵会分解出丰富的氮元素,是最好的氮来源,而碳元素,则来源于植物,比如玉米秸秆、稻杆等。
  今日一早,陈月便去镇上买了一些生石灰,石灰用途很多,不仅可以杀虫消菌,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堆肥的时候可以也可以用上。
  桃溪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每日都艳阳高照,把大地晒的活脱脱像一个蒸笼。
  动物粪便、杂草秸秆、生石灰等堆肥用的原料都已经准备好,只要把这些原料堆一起发酵几日,菜地很快就能吃上肥。
  用完午饭,陈月在屋子附近寻来一个干爽的空地,然后吩咐两个孩子,“玉儿,你去帮娘打些水来。”
  “玦儿去寻两个壮实的木桩过来。”
  两兄妹知道陈月要干什么,便没多问,应了一声就去做。
  陈玦搬着两个直径约二十厘米粗的木桩,“娘,木桩我放这了。”
  又把松针、杂草什么的搬过来。
  “娘,这些草是不是要剁碎?”
  陈月拿来两把砍刀,一把自己用,一把递给陈玦,“是的,剁碎的杂草更容易发酵。不用剁很碎,和食指长度差不多就行。”
  玉儿提着半桶水走到身旁,“娘,水给你打好了。还需要玉儿做什么?”
  陈月起身环顾四周,思考后道:“嗯......去鸡舍帮娘把鸡粪铲来吧。”
  鸡舍一共养了四只鸡,一只不知道公母的野鸡、一只公鸡、两只母鸡。
  这几只鸡拉的屎虽然不多,不过,苍蝇腿也是肉......不能放过!
  以木桩作垫,陈月把草放在木桩上,有条不紊地将其剁成小段。
  母子俩合力干活,很快就把草料剁完。

  陈月把草料平铺,然后再将牛粪、鸡粪、还有一些在林子里捡的,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粪便一起铺在草料上。
  堆肥讲究碳氮比例,一般一比一的比例就行。
  原料发酵后产生的氮磷钾等元素对农作物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物缺钾元素,叶尖会发黄,缺氮则会导致叶片枯黄,如果作物缺磷,会生长缓慢。
  粪便和草料铺好,加水搅拌。
  要是太稀了,她就加草料,太干,就加水,期间要加上撒上生石灰粉末。
  再加点谷糠最好,不过陈月没有搞到谷糠。
  因为她刚穿越过来,什么都是从零开始,其次,桃溪村的村民,都把谷糠留着喂猪、鸡鸭鹅,不舍得卖。
  所有原料搅拌好,陈月又在肥堆表层撒上石灰、草料,最后用新鲜的茅草把肥堆捂严实。
  这样一来,肥堆经过太阳曝晒,就处于一个闷热恒温的一个环境,更有利于促进肥料发酵。
  今天只是堆了一小堆,家里目前就只种了几垄菜,就算是一小堆也够用一段时间。
  等秋种后,陈月准备多养一些鸡鸭鹅、再养几头猪。
  产的粪便都用来堆肥,就不用天天下山捡牛粪了。
  堆好肥,陈月坐在回廊上,陷入沉思。
  李掌柜那边迟迟没动静,也不知,阿胶加工事宜,还合不合作。
  明日去镇上问问。

(https://www.mbaoge.cc/98531_98531719/467929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