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带全村发家,极品亲戚气疯了 > 第33章 传承人

据李掌柜所知,只有北地的鲁州才产阿胶,且属鲁州的东阿县产的阿胶极佳。
  他不由地想起,当年在东阿县听到的广为流传的民谣。
  “小黑驴,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狮耳山上来啃草,狼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遛三遭,魏家场里打个滚,制胶还得阴阳水。”
  仔细吟唱,反复斟酌可知,这民谣所唱的,正是阿胶的原料来源和制作工艺。
  李掌柜看着静躺在匣子里的阿胶,再看看眼前衣衫褴褛的妇人,这阿胶,莫不是从雇主家偷出来的吧?
  阿胶色泽纯正,少说也值六两银子一斤,肯定是偷来的。
  李掌柜含蓄地问:“不知小娘子,从何处得来的阿胶?”
  陈月拿起一块阿胶,递到李掌柜手中,“不怕李掌柜笑话,这是我自己做的。颜色还算纯正,就是气泡有点多,也不知能值几个价。”
  李掌柜和胖大姐四目相视,“这南蛮之地,何时产阿胶了?”
  云方药铺总铺在盛京,分铺遍布整个九州国,阿胶无一不是从鲁州购入,他还未曾听说过,九州国的南部产阿胶。
  “我们九州国到底还是能人居多,少见多怪,少见多怪。”胖大姐听出李掌柜的言外之意,给陈月,打着帮腔,“反正李掌柜闲来也无事,不妨看看这阿胶品质如何?”
  “您刚才不也说了,总铺把分铺的阿胶全部都调走了,一块存货也没留。”
  陈月解释道:“偶然从家中一本古籍看得的,正好家里的狗在山上猎了一头野驴,就照着书上的法子,试了一下。没成想竟被我做出来了。”
  胖大姐投来赞赏的目光,她就知道那日在街口卖松口蘑的妹子,绝非等闲之辈,“胖大姐我阅人无数,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
  “你虽衣着破烂,骨子里透出来的却有几分诗书气。”
  陈月抿嘴一笑,就算身死,横竖也还是个博士,自然是有几分诗书气的。
  “我娘小时候在外祖家上认过一些字,所以懂的东西比一般妇人多些。”
  在张玦眼里,娘是启蒙恩师,更是家里的顶梁柱。
  “原来如此,哈哈哈。”李掌柜心中的疑云散去,转而又难为情道:“不知小娘子,可否把古籍借我瞧瞧,如果可以,李某愿意花高价买入。”
  阿胶具滋阴、补血、美容养颜之功效,盛京的贵族尤为喜爱,李掌柜作为云方药铺的二东家,没少为阿胶制法的事情奔波,不过都无果。
  得知陈月从古籍中知晓制法,他眼睛亮了。
  若是能得到古籍,便可自己产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
  陈月有个屁的古籍,都是以前从网上看来的。
  她摇头,神情平淡地扯了一个谎,“古籍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我也是小时候看过,后来在逃荒路上,过河的时候被河水冲走了。”
  胖大姐露出惋惜的神情,“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掌柜脑子突然惊现一个大胆的想法。
  鲁州人擅制胶,且秘法从不外传,眼前的小娘子,仅凭记忆就制出阿胶,而且当年北凉侵犯北地,确实不少北地居民因此踏上逃荒之旅......
  “这就对上了。”李掌柜点头,喃喃道,“小娘子可还记得祖辈是哪儿的人?”
  “当时年岁太小,记不太清,只记得什么东阿县。”
  最早的阿胶,产自山东东阿县,陈月是知道的,她本想搪塞过去,却歪打正着。
  李掌柜正实猜测,心中大喜,眼前这妇人确是阿胶传承人无疑。
  “不知小娘子可愿意把法子卖给我?”
  “妹子,李掌柜不是个抠搜的,你随便开价。是吧,李掌柜?”胖大姐劝陈月,“到时你们娘仨都能过上好日子。”
  随便开价,这可是天大的诱惑,人都有贪念,李掌柜就不信陈月能坐得住,他顺着胖大姐的话说道:“价你随便开。”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卖不得。”
  傻子才会卖吧?真要卖出去,这市场还有她的份?
  “不过李掌柜以后要是要胶,你们可以提供材料让我加工,我赚个辛苦钱。”
  “这样下来,你们也可以节约成本。”陈月也可以,还不用愁销路,一举两得。
  李掌柜在心里捣鼓一番,爽快应下,“如此甚好。”
  陈月一番话,又刷新胖大姐对她的认知。
  胖大姐打趣:“妹子,没想到在经商方面,你脑子竟这么灵光,这左右不亏的法子,你也能想出来。”
  这可不是一个深居简出的农妇能想出来的,要么这妹子身世了得,要么背后有高人指点!胖大姐自顾自地猜着。
  自古就有不少落难小姐,再结合陈月刚才的描述,以及几番接触下,她谈吐大方,一点也不像普通农妇,胖大姐更倾向于她身世了得这个猜测。
  陈月笑着回应:“我只是一个农妇,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原料,李掌柜想要制胶的法子,恕我爱莫能助,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不能违背祖训。”

  “这思考一番,还是这个法子两全其美些。”
  自古贪婪之辈不少,面对巨大的诱惑,无动于衷,李掌柜承认是自己看走了眼,但也更加确定和陈月的合作。
  “此法甚妥!此法甚妥!此法甚妥!”
  “李掌柜,您看这胶......”陈月此番前来,就一个目的,将阿胶卖出去。
  “哈哈,我全要了。颜色纯正、表面平滑、无气孔油孔。您的胶只占了一样,卖不上什么好价。”李掌柜仔细端详手中的阿胶。
  “只能给到三两一斤。”
  三两一斤,那她的胶,也能挣上九两银子,抵得上一般农户两年的收入。
  “李掌柜放心,他日若有机会给您熬胶,品相方面,我自会严格把控。”
  合作谈成,阿胶得以售出,陈月捧着沉甸甸的银锭子,直奔米店。
  粟米的价格没变,还是如前阵子一般,四文钱一斤,倒是大米的价格,涨了不少。
  陈月没有买,扭头就走到街角的蜜饯铺子和点心铺子,买了不少蜜饯和糕点。
  玉儿不解:“娘,家里没粮食了,不买粮食买蜜饯和糕点作甚?”
  张玦只想要笔墨纸砚:“娘,什么时候带玦儿去买笔墨纸砚?”
  她不仅要买,还要大量地买,这样也省的来回跑。
  “粮食会买,笔墨纸砚也会买,不着急,先和娘去个地方。”

(https://www.mbaoge.cc/98531_98531719/467929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mbaoge.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baoge.cc